学习ES6的一些语法
一、let、const(声明常量)
1、let用来声明变量,所声明的变量只在let所在代码块内有效。
2、不存在变量提升。
3、暂时性死区:只要块级作用域内存在let命令,它所声明的变量就“绑定”(binding)这个区域,不再受外部的影响。在代码块内,使用let命令声明变量之前,该变量都是不可用的。这在语法上,称为“暂时性死区”(temporal dead zone,简称 TDZ)。
var tmp = 123;
if (true) {
tmp = 'abc'; // ReferenceError
let tmp;
}
4、不允许重复声明
5、块级作用域
二、promise
关于promise,这篇博客写的很好https://www.cnblogs.com/tugenhua0707/p/4771528.html
所谓Promise,简单说就是一个容器,里面保存着某个未来才会结束的事件(通常是一个异步操作)的结果。从语法上说,Promise 是一个对象,从它可以获取异步操作的消息。Promise 提供统一的 API,各种异步操作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
有了Promise对象,就可以将异步操作以同步操作的流程表达出来,避免了层层嵌套的回调函数。此外,Promise对象提供统一的接口,使得控制异步操作更加容易。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 ... some code
if (/* 异步操作成功 */){
resolve(value);
} else {
reject(error);
}
});
resolve函数的作用是,将Promise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成功”(即从 pending 变为 resolved),在异步操作成功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的结果,作为参数传递出去;reject函数的作用是,将Promise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失败”(即从 pending 变为 rejected),在异步操作失败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报出的错误,作为参数传递出去。
Promise实例生成以后,可以用then方法分别指定resolved状态和rejected状态的回调函数。
promise.then(function(value) {
// success
}, function(error) {
// failure
});
then方法可以接受两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第一个回调函数是Promise对象的状态变为resolved时调用,第二个回调函数是Promise对象的状态变为rejected时调用。其中,第二个函数是可选的,不一定要提供。这两个函数都接受Promise对象传出的值作为参数。也可以把reject的函数写在catch里,和then分开。Promise.catch()方法是promise.then(undefined,onRejected)方法的一个别名,该方法用来注册当promise对象状态变为Rejected的回调函数。
promise.then .catch返回的都是一个promise对象,都可以继续进行.then .catch调用,可以进行链式调用。
function testPromise(ready)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reject){
if(ready) {
resolve("hello world");
}else {
reject("No thanks");
}
});
};
// 方法调用
testPromise(true).then(function(msg){
console.log(msg);
}).then(testPromise2)
.then(testPromise3);
function testPromise2(){
console.log(2);
}
function testPromise3(){
console.log(3);
}
输出如下:hello world ,2,3
下面是一个Promise对象的简单例子。
function timeout(ms)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resolve, ms, 'done');
});
}
timeout(100).then((value) => {
console.log(value);
});
上面代码中,timeout方法返回一个Promise实例,表示一段时间以后才会发生的结果。过了指定的时间(ms参数)以后,Promise实例的状态变为resolved,就会触发then方法绑定的回调函数。
Promise 新建后就会立即执行。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console.log('Promise');
resolve();
});
promise.then(function() {
console.log('resolved.');
});
console.log('Hi!');
// Promise
// Hi!
// resolved
上面代码中,Promise 新建后立即执行,所以首先输出的是Promise。然后,then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将在当前脚本所有同步任务执行完才会执行,所以resolved最后输出。
Promise.all可以接受一个元素为Promise对象的数组作为参数,当这个数组里面所有的promise对象都变为resolve时,该方法才会返回。
var promise1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setTimeout(function(){
resolve(1);
},3000);
});
var promise2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setTimeout(function(){
resolve(2);
},1000);
});
Promise.all([promise1,promise2]).then(function(value){
console.log(value); // 打印[1,2]
});
如上可知:Promise.all 在接收到的所有对象promise都变为FulFilled或者 Rejected状态之后才会继续后面的处理,但是Promise.race的含义是只要有一个promise对象进入FulFilled或者Rejected状态的话,程序就会停止,且会继续后面的处理逻辑;
var run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setTimeout(function(){
console.log(1);
resolve(2);
},500);
});
var runPromise2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setTimeout(function(){
console.log(3);
resolve(4);
},1000);
});
// 第一个promise变为resolve后程序停止
Promise.race([runPromise,runPromise2]).then(function(value){
console.log(value);
});
如上代码是使用定时器调用的,上面是2个promise对象,我们看到第一个promise对象过500毫秒后加入到执行队列里面去,如果执行队列没有其他线程在运行的时候,就执行该定时器,所以第一次打印1,然后调用resolve(2); 接着调用promise.race方法,该方法只要有一个变为成功状态(FulFiled)的时候,程序就会停止,因此打印出2,同时后面的promise对象接着执行,因此打印出3,但是由于promise.race()该方法已经停止调用了,所以resolve(4)不会有任何输出;因此最后输出的是1,2,3;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当一个promise对象变为(FulFilled)成功状态的时候,后面的promise对象并没有停止运行。
三、set、map
ES6 提供了新的数据结构 Set。它类似于数组,但是成员的值都是唯一的,没有重复的值。
Set 本身是一个构造函数,用来生成 Set 数据结构。
const s = new Set();
[2, 3, 5, 4, 5, 2, 2].forEach(x => s.add(x));
for (let i of s) {
console.log(i);
}
// 2 3 5 4
上面代码通过add方法向 Set 结构加入成员,结果表明 Set 结构不会添加重复的值。
map类似于对象,也是键值对的集合,但是“键”的范围不限于字符串,各种类型的值(包括对象)都可以当作键。也就是说,Object 结构提供了“字符串—值”的对应,Map 结构提供了“值—值”的对应,是一种更完善的 Hash 结构实现。如果你需要“键值对”的数据结构,Map 比 Object 更合适。
四、字符串模板
字符串模板相对简单易懂些。ES6中允许使用反引号`来创建字符串,此种方法创建的字符串里面可以包含由美元符号加花括号包裹的变量${vraible}。
//产生一个随机数
var num=Math.random();
//将这个数字输出到console
console.log(`your num is ${num}`);
五、…运算符
将一个数组转为用逗号分隔的参数序列,比如
...[a,b,c]相当于a,b,c
[1,2,3,...[3,4,5],4]相当于[1,2,3,3,4,5,4]
[...'hello']
// [ "h", "e", "l", "l", "o" ]
六、Generator
Generator 函数有多种理解角度。语法上,首先可以把它理解成,Generator 函数是一个状态机,封装了多个内部状态。
执行 Generator 函数会返回一个遍历器对象,也就是说,Generator 函数除了状态机,还是一个遍历器对象生成函数。返回的遍历器对象,可以依次遍历 Generator 函数内部的每一个状态。
形式上,Generator 函数是一个普通函数,但是有两个特征。一是,function关键字与函数名之间有一个星号;二是,函数体内部使用yield表达式,定义不同的内部状态(yield在英语里的意思就是“产出”)。
function* helloWorldGenerator() {
yield 'hello';
yield 'world';
return 'ending';
}
var hw = helloWorldGenerator();
上面代码定义了一个 Generator 函数helloWorldGenerator,它内部有两个yield表达式(hello和world),即该函数有三个状态:hello,world 和 return 语句(结束执行)。
下一步,必须调用遍历器对象的next方法,使得指针移向下一个状态。也就是说,每次调用next方法,内部指针就从函数头部或上一次停下来的地方开始执行,直到遇到下一个yield表达式(或return语句)为止。换言之,Generator 函数是分段执行的,yield表达式是暂停执行的标记,而next方法可以恢复执行。
hw.next()
// { value: 'hello', done: false }
hw.next()
// { value: 'world', done: false }
hw.next()
// { value: 'ending', done: true }
hw.next()
// { 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 }
yield表达式与return语句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区别。相似之处在于,都能返回紧跟在语句后面的那个表达式的值。区别在于每次遇到yield,函数暂停执行,下一次再从该位置继续向后执行,而return语句不具备位置记忆的功能。一个函数里面,只能执行一次(或者说一个)return语句,但是可以执行多次(或者说多个)yield表达式。正常函数只能返回一个值,因为只能执行一次return;Generator 函数可以返回一系列的值,因为可以有任意多个yield。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 Generator 生成了一系列的值,这也就是它的名称的来历(英语中,generator 这个词是“生成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