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三个,jsonp,cors和nginx。
1、jsonp
jsonp是利用script标签的可跨域请求资源的原理,比如
<script src="http://www.aaa.com/qqq.php?id=1&callback=xxxfn"></script>
就可以请求到服务器上的资源,服务器会返回一段js代码,一个函数调用,并立即执行
类似:xxxfn({a:1,b:2,c:3})(直接执行)
我们只需要在前端定义一个函数声明:
function xxxfn(obj){
obj.data
//......
}
就可以进行跨域,使用服务器传来的json数据了
2、cors
cors原理主要是服务器实现cors接口,允许某些域进行跨域访问,也就是服务器端进行设置,前端正常发ajax请求即可,浏览器监测到你发的是跨域请求,会自动帮你加上一些附加头信息(如origin:http://a.com)
服务器会根据这个origin里的域名信息决定是否接受来自这个域的请求,如果这个域在自己的许可范围内,会返回带Access-Control-头的信息,反之则不会(浏览器根据是否包含Access-Control头知道自己的跨域请求是否被接受,请求成功或失败)
浏览器将CORS请求分成两类:简单请求(simple request)和非简单请求(not-so-simple request)
同时满足以下两大条件,就属于简单请求。
(1) 请求方法是以下三种方法之一:
HEAD
GET
POST
(2)HTTP的头信息不超出以下几种字段:
Accept
Accept-Language
Content-Language
Last-Event-ID
Content-Type:只限于三个值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multipart/form-data、text/plain
对于简单请求,浏览器直接发出CORS请求。具体来说,就是在头信息之中,增加一个Origin字段。
响应头可以有下面3个
(1)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该字段是必须的。它的值要么是请求时Origin字段的值,要么是一个*,表示接受任意域名的请求。
(2)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该字段可选。它的值是一个布尔值,表示是否允许发送Cookie。默认情况下,Cookie不包括在CORS请求之中。设为true,即表示服务器明确许可,Cookie可以包含在请求中,一起发给服务器。这个值也只能设为true,如果服务器不要浏览器发送Cookie,删除该字段即可。同时在前端的xhr对象也要设置xhr.withCredentials = true;如果要发送Cookie,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就不能设为星号,必须指定明确的、与请求网页一致的域名。同时,Cookie依然遵循同源政策,只有用服务器域名设置的Cookie才会上传,其他域名的Cookie并不会上传,且(跨源)原网页代码中的document.cookie也无法读取服务器域名下的Cookie。
(3)Access-Control-Expose-Headers
该字段可选。CORS请求时,XMLHttpRequest对象的getResponseHeader()方法只能拿到6个基本字段:Cache-Control、Content-Language、Content-Type、Expires、Last-Modified、Pragma。如果想拿到其他字段,就必须在Access-Control-Expose-Headers里面指定。上面的例子指定,getResponseHeader(‘FooBar’)可以返回FooBar字段的值。
非简单请求
非简单请求是那种对服务器有特殊要求的请求,比如请求方法是PUT或DELETE,或者Content-Type字段的类型是application/json。
非简单请求会在发送真实请求前先发一个预检请求option,浏览器先询问服务器,当前网页所在的域名是否在服务器的许可名单之中,以及可以使用哪些HTTP动词和头信息字段。只有得到肯定答复,浏览器才会发出正式的XMLHttpRequest请求,否则就报错
OPTIONS /cors HTTP/1.1
Origin: http://api.bob.com
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 PUT
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 X-Custom-Header
Host: api.alice.com
Accept-Language: en-US
Connection: keep-alive
User-Agent: Mozilla/5.0...
除了Origin字段,”预检”请求的头信息包括两个特殊字段。
(1)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
该字段是必须的,用来列出浏览器的CORS请求会用到哪些HTTP方法,上例是PUT。
(2)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
该字段是一个逗号分隔的字符串,指定浏览器CORS请求会额外发送的头信息字段,上例是X-Custom-Header。
服务器收到”预检”请求以后,检查了Origin、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和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字段以后,确认允许跨源请求,就可以做出回应。
HTTP/1.1 200 OK
Date: Mon, 01 Dec 2008 01:15:39 GMT
Server: Apache/2.0.61 (Unix)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api.bob.com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PUT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X-Custom-Header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Content-Encoding: gzip
Content-Length: 0
Keep-Alive: timeout=2, max=100
Connection: Keep-Alive
Content-Type: text/plain
(1)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该字段必需,它的值是逗号分隔的一个字符串,表明服务器支持的所有跨域请求的方法。注意,返回的是所有支持的方法,而不单是浏览器请求的那个方法。这是为了避免多次”预检”请求。
(2)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如果浏览器请求包括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字段,则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字段是必需的。它也是一个逗号分隔的字符串,表明服务器支持的所有头信息字段,不限于浏览器在”预检”中请求的字段。
(3)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该字段与简单请求时的含义相同。
(4)Access-Control-Max-Age
该字段可选,用来指定本次预检请求的有效期,单位为秒。上面结果中,有效期是20天(1728000秒),即允许缓存该条回应1728000秒(即20天),在此期间,不用发出另一条预检请求。
一旦服务器通过了”预检”请求,以后每次浏览器正常的CORS请求,就都跟简单请求一样,会有一个Origin头信息字段。服务器的回应,也都会有一个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头信息字段。
3、nginx代理
通过nginx服务器,代理转发,比如我要请求另一个域的资源,nginx服务器根据配置去请求回来再返回给我,比如我要访问3000端口的数据,直接访问是会造成跨域的,我就这样在server端配置一下nginx代理:
server {
#监听8000端口
listen 8000;
#监听指定的ip地址
server_name collegetravel.cn;
#对对应url路径执行反向代理,如collegetravel.cn/usrs
location /usrs {
#目标的ip地址
proxy_pass http://collegetravel.cn:3000/usrs;
}
}
页面是访问usrs,但后台是去请求3000端口的usrs,然后把结果返回